03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20 > 03 >

乙螨唑的大鼠两代繁殖试验

【作者】瞿晶菁 付少华 田洁 刘瑶

【关键词】 乙螨唑 两代繁殖 一般毒性 生殖毒性 发育毒性

摘要目的通过两代繁殖试验,研究乙螨唑对大鼠亲代生殖和子代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92只4周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基础饲料)组和5、25、125 mg/kg乙螨唑染毒组,每组48只,雌雄比为2∶1。采用自由摄食方式进行亲代和子一代染毒。染毒8周后,亲代和子一代分别按2∶1和1∶1比例进行雌雄非同窝交配。亲代和子一代雌性大鼠在交配、妊娠和哺乳期均连续给药。子二代母乳喂养21 d后结束试验。观察亲代和子代大鼠的毒性表现,对脑组织和生殖器官进行病理检查,计算繁殖指数和脏器系数。结果与亲代对照组比较,125 mg/kg剂量组雄鼠第1个月摄食量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5 mg/kg剂量组雌鼠哺乳结束后动物体重偏高且各剂量组雌鼠脑组织脏器系数均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代各剂量组其余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子一代对照组比较,5 mg/kg剂量组仔鼠第21天体重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结束后,子一代25 mg/kg剂量组雌鼠第2个月体重及总增重均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 mg/kg剂量组雌鼠总摄食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 mg/kg剂量组雄鼠第1个月摄食量减少,125 mg/kg剂量组雄鼠第1个月总摄食量食量减少,第2个月摄食量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间,5 mg/kg剂量组孕鼠的第2、3周摄食量均偏高,且第3周体重偏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125 mg/kg剂量组雄鼠脑组织系数偏低,前列腺炎症例数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繁殖指标中,中剂量组子一代出生存活率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一代各剂量组其余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子二代对照组相比,5 mg/kg剂量组仔鼠第7、14天动物体重偏高(P<0.05),25 mg/kg剂量组仔鼠第7天动物体重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 mg

上一篇:秀丽隐杆线虫在乙酸钙不动杆菌致病性评价中的应用
下一篇:哈尔滨市大气PM2.5对学龄儿童肺功能的影响

版权所有 中华预防医学会    京ICP备13001313号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   邮编:300011